👋 嗨大家好~我是Rosemary,歡迎來到我的Substack!
Intro
我畢業於台大國企系,第一份工作在星展銀行策略部門,隨後轉職到蝦皮擔任商業分析師。過去四年在美國工作,先是在舊金山的Twitter總部,接著來到紐約Uber擔任Strategy & Operations Manager。
這個月的系列是✏️ Career Notes,分享過去幾年求職的心路歷程。
過去兩週已經發布,#1 銀行轉職商業分析師 以及 #2 如何快速上手商業分析技能 有興趣歡迎點閱!
今天想要討論為什麼決定出國工作、投遞履歷前做了哪些準備、面試練習以及跟在國內找工作有什麼不同。
分四個階段:
為什麼要出國:先決定出國的目的還有利弊分析,以及期望達到個人生涯的改變。
Relationship Action Plan:出自Never Eat Alone一書,如何為未來90天、1年還有3年分別訂定短中長期目標。
Coffee Chat:當時有機會認識已經在美國科技公司工作的人,透過Coffee Chat為面試做準備。
面試準備:面試Twitter時,做了很多Company research來準備問答。一年後面試Uber時,做了一個表格將所有經歷以STAR的方式展開,並對應到不同的面試題目。
為什麼要出國
大學時就已經在考慮畢業後出國工作,但因為沒有美國的學歷也還沒有累積專業的技能或知識,並沒有信心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在蝦皮工作較上手後,才又重新思考出國工作的可能。
雖然喜歡在蝦皮的工作內容,但以退貨退款專案來說,主要的策略及產品設計都是從新加坡總部來,台北辦公室做的主要還是落地及執行。所以目標是Headquarter的工作,以Business Analyst及Strategy Planning為主,希望可以做到公司更核心的策略。
Relationship Action Plan
到蝦皮上班後,跟大學同學組成的職涯規劃讀書會還是繼續固定每個月見面。有一次讀書會分享Never Eat Alone這本書,書中提到如何有系統的建立並維持人際網絡,並經由好的人際關係做出改變,朝目標前進。於是,運用讀書會的時間直接嘗試Relationship Action Plan。
Relationship Action Plan 的重點在訂定實際的時間軸,為未來90天、1年還有3年分別訂定短中長期目標。
90天:我當時的目標是出國工作,所以二月的時候訂定五月要拿到第一個面試,在那之前要先改好履歷、目標公司及職位、找到referral還有做面試練習。
1年:目標是在新加坡或是美國開始新工作,先不設限工作職位。
三年:當時的夢想工作是Consultant或Headquarter Strategy,但考量到很難一步登天,所以將這類型的工作訂為長期目標。
Coffee Chat
補充一下時空背景,我開始做出國工作準備時,剛好是全世界疫情正嚴重,但台灣還可以正常活動的時間點。所以因緣際會下,認識一群年齡相近的亞裔美國人,他們剛好來到台灣遠端工作三個月。他們多數在科技公司,聽說我想出國工作,馬上介紹身邊的朋友跟我約Coffee chat,還有幫我修改履歷。
隨後約了5個人Coffee chat,他們分別在Google、Facebook、Twitter、Accenture、Mixpanel等公司做策略及分析相關的工作。
Questions to ask:
工作內容還有組織架構
相關職缺所需要的技能及經驗
面試方式還有公司喜歡的人格特質
如何讓自己的履歷脫穎而出
Key take-away:
在台灣的經歷可以在履歷上說明公司規模及產業
投國外的工作只要經驗相關還是很有機會,因此得到很多鼓勵
很多人都說 “It’s a numbers game”-多投就對了!
這是Coffee Chat的筆記,回想起來真的很幸運可以獲得如此無私的分享。
面試準備
從Coffee chat收集資訊後,開始從LinkedIn還有公司網站投履歷。剛好在生日當天收到Twitter的面試邀請,馬上展開全面的準備。我當時很清楚,拿到這份工作有機會徹底改變我的Career trajectory,機會就在眼前,所以告訴自己面試準備一定要做到最好!
Twitter 面試準備
將所有工作經歷寫成更詳細的STAR,列點後整理成一個檔案,並充分練習口述。
準備Behavioral question,清楚列點回答並舉例。
公司研究,除查看公開資料外,也透過Coffee chat了解公司文化。
Why問題各別列出來:Why company, why role, why change jobs, why me。
SQL & Excel function複習,為面試考題做好準備。
Uber 面試準備
隔年再面試Uber的時候,除了加上以STAR方式盤點Twitter的經歷以外,還再做出一個表格,將常見面試問題對應到相關的經驗。這最大的幫助就是面試當下不會愣住,而且80%的面試問題都有可以對應到的故事。只要把故事練習好,就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如果對Uber面試準備方式有興趣的話,可以看我在Dr. Harvey頻道上更詳細的分享。
拿到Twitter offer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是中了樂透一樣,自此展開在美國近四年的工作職涯。
下一篇預計分享 #4 在美國工作文化差異、外商重視的軟實力及升遷途徑,免費訂閱即可準時收信,我們下週見!
滿滿乾貨!感謝 Rosemary 無私分享~
很喜歡Rosemary的分享,很有幫助!希望有機會學姊可以更詳細分享面試準備的部分~尤其是那張面試表格,好奇實際上會怎麼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