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ffee Chat Artemis:如何錄取矽谷投行 Morgan Stanley Summer Associate (Part 2)
訪談Artemis,如何從台北花旗銀行的MA飛向矽谷投行的第一志願
上週分享 Artemis 如何申請 MBA 及投行面試的流程,這週將接續分享面試具體準備方式及投行實習的實戰經驗!
Artemis 小檔案
學歷:台大經濟系
工作經歷:
Citi 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ing: Management Associate → Senior Analyst
Phi Zoyi Capital: Private Equity Analyst → Investment Manager
MBA: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暑期實習:Morgan Stanley Menlo Park Global Technology Group, Investment Banking Summer Associate (Summer 2024)
3. Interview
為面試 Artemis 花了很多時間準備相關資料,她這樣說:「我幾乎都背起來,因為我需要準備到被對方隨便一問,都要能接下去。」
準備的方式如:
閱讀 Tech newsletter,熟悉相關時事
每天早上聽 Tech news podcast
整理好 Database 並定期更新,如:
前20科技公司 Market Cap、Multiples
各產業的 Top company & deals
為什麼需要準備到如此徹底的地步?
她舉例自己曾經在面試中被問到 NVIDIA 的收購歷史,並接著被烤問:
NVIDIA 接下來可能會買什麼公司
認為該公司的市值應該多少
這樣的交易要如何 Structure
Board Members 對此可能會有什麼想法
「所以平常一定要非常 informed ,不然突然被追問,根本不可能答得出來。」
Artemis 在 Coffee chat 和面試前用盡各種小抄幫自己複習,以下是她分享給我的小抄:
投行實習的實戰分享
1. 投銀實習要做什麼?
Artemis 錄取的是 Morgan Stanley Menlo Park Global Technology Group,是 Tech Banking 的第一志願。這個 Group 是大型的科技公司 IPO 上市以及併購案的幕後重要操手。
實習生的工作內容分兩種,一種是 M&A,另一種是 Industry Coverage。也因為案子規模很大又是實際上正在進行,同事對實習生的要求也非常高。「我應該實習第三天,就在開凌晨兩點的會,為隔天的提案跟 Executive Director 修改簡報。」雖然壓力很大,但也是跟資深 Banker 快速學習的機會。
「那時候我覺得大開眼界,隔一個辦公室,可能就是 Managing Director 在跟 Elon Musk 講電話開會。」
2. 在投行要如何生存?
Artemis 說,實習期間午餐只能吃 Bite size 或是常常不吃,甚至會忘記喝水。辦公室資深的 Banker 給予新同事的建議是要學會 pushback 並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Artemis 半開玩笑地說:「把該做的事情做好,還要想一些方法可以讓你自己不要瘋掉,這兩者之間是一個很大的學問!」
舉例來說,辦公室有位年輕的 Vice President,一週固定幾天早上一定會去上瑜伽或健身。上課時段,不回覆訊息,明確界定自己的工作界線。
3. 成功 Banker 有什麼特質?
她在成功的 Banker 身上也觀察到幾點共同特質:
Be able to set boundaries
Be very assertive and confident
Know how to promote oneself
Know how to communicate in times of difficulty
Artemis 舉了一位 Fintech Executive Director 為例,「他真的是 fintech 神,講話、思考都超快,聊什麼東西都能開始框架,你就可以感覺到這人真的是一位 Walking ChatGPT of Fintech!」
回想去年暑假身邊的同事及主管,她說「每個人氣場跟氣勢都很強,走路有風,完全可以想見當他們坐上談判桌,如何很有自信地跟客戶討論。」
對於想進入投銀的人有什麼建議?
經過暑期實習,Artemis 也開始為新加入的學弟妹佈局。「我會幫他們想策略,比如以他們的工作背景,最適合哪間銀行的部門,在 Coffee Chat的 時候又應該問哪些問題。」最保守的做法,就是找與自己過去經驗最相關的作為目標。
她也觀察到,若論及國家、產業、職位三個選項,讀MBA多數的人在找工作的時候通常只會更換其中一項。多數國際生都會先以換國家為目標,本地生才比較有可能考慮換產業或職位。
非常感謝 Artemis 的無私分享,希望這次的分享對於有興趣進入金融業或投行的朋友們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