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ffee Chat Artemis:從台灣花旗和私募基金到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Part 1)
訪談Artemis,如何從台北花旗銀行的MA飛向矽谷投行的第一志願
我認識 Artemis 是在大學管理顧問社,當時我倆被分配到同一組進行一學期的虛擬專案。記得那時常常半夜兩三點還在社團辦公室討論專案,甚至有一次在路邊隨便找了個桌子,一組五個人邊吃宵夜邊做簡報。
Artemis 大我兩屆,一直是我心中的 Role model。大學尋找實習期間,她不但幫我修改履歷,還教我許多面試撇步。畢業後,她錄取花旗銀行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ing 的 MA Program,此職缺一年僅收兩個人,這讓我再度對她刮目相看。她也因此有機會到紐約受訓一個暑假。受訓回來,她跟我說:「不知道下一次可以這樣在紐約生活,會是什麼時候?」
六年後,我們兩個人都搬到紐約。
一向表現傑出的她,在 MBA 第一年就拿到人人夢想的投行工作。
Artemis一直都很謙虛,但我知道她的故事一定很精彩,值得在 Substack 分享,於是決定把我心中的偶像在此特別介紹給大家!
Artemis 小檔案
學歷:台大經濟系
工作經歷:
Citi 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ing: Management Associate → Senior Analyst
Phi Zoyi Capital: Private Equity Analyst → Investment Manager
MBA: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暑期實習:Morgan Stanley Menlo Park Global Technology Group, Investment Banking Summer Associate (Summer 2024)
為什麼考慮出國工作?
Artemis 大學畢業後進入台北花旗企業金融與投資銀行部門,擔任儲備幹部。工作三年後,轉到私募基金 Phi Zoyi Capital 擔任 Investment Manager。
她在 Phi Zoyi 開始接觸美國的 Deal,以及歐洲的收購案。曾為美國的案子,飛到 Ohio 跟 Detroit 做 Onsite Due Diligence。「我那時候覺得很好玩,美國案子規模大很多,可以看到各種奇奇怪怪的 Tech。」比如用 Slingshot 把 Satelite 發到外太空的公司,或自駕科技公司。
因此引起 Artemis 出國工作的想法,「我想出國工作,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科技公司!」
申請 MBA 的 Storyline?
Artemis 的工作經歷主要在金融業,因此非常適合 CBS 的 MBA,該校是投行主要的 Target school 之一。
「我覺得學校最想知道的就是你的動機是什麼?會不會按照劇本繼續走下去?所以 Storyline 很重要。」
她將故事集中於以下幾項:
背景:在台灣私募基金的工作經驗,引起她對 Cutting-edge tech 的興趣
MBA:希望透過MBA進入美國的 Tech banking,參與更大規模的交易
職涯發展:之後若有機會,再轉入 Tech investing 擔任投資方
如何進入美國投資銀行?
如果想要去投資銀行工作,MBA學生必須在第一年就先拿到暑期實習,才有機會拿到畢業後的正職 Return offer。在這樣高度競爭的產業中,開學不久各銀行就已經啟動三階段的篩選流程。
Coffee Chat:第一階段是 Coffee Chat,找各個銀行 Banker 聊約半小時的時間,讓他們留下好的印象,願意讓你進入下一關。學生社團會協助提供各銀行的名單,多數人在1-2個月內會約超過50場。
Invite-only:如果有留下好的印象,就有機會收到 Invite-only 活動認識在職 Banker,如共進晚餐、Cocktail party 等。收到 Invite-only 就變成雙向的媒合,考驗彼此的 Culture-fit。
Interview:銀行會再從 Invite-only 的名單中挑選更少數的人進行面試,這就進入篩選的最後階段。到了這裡,就是成敗揭曉的最後一里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BA 入學後,Artemis 即刻加入 CBS 的 Investment Banking Club,那時就開始為暑期實習的求職做準備。「CBS 的 Investment Banking Club 應該是全美國最強的!學長姐會一步一步告訴你每個時間點需要做哪些準備,甚至還有歷年的 Database,客製化面試的準備。」
八月起,每個週末學長姐會幫社員做各方面的準備,如:
400 Investment Banking Interview Questions
Modeling practice and valuation
Deal preparation
Interview practice
Alumni networking
1. Coffee Chat
投行的 Coffee Chat 比較專注在討論產業趨勢及近期的 Deals,所以 Artemis 的策略是挑選跟 Tech 最相關的投行,更能在 Coffee Chat 的過程中展現相關經歷以及對產業的了解。也因為多數銀行在紐約,所以30分鐘的 Coffee Chat 必須親自到公司拜訪。
「那時候天氣很熱,每天都穿著高跟鞋在 Manhattan 奔跑,一週聊15場以上!」
無論是 Coffee Chat 或後面的面試過程中,Artemis 都會盡可能強調自己相關的經驗,讓對方知道,如果明天開始上班,她馬上就能上手,對團隊會有直接的 Value-add。
2. Invite-only
Invite-only 有兩種場合,一種是公司參訪,另一種是純社交,如:高級餐廳晚餐或是 Cocktail Party。進到這個階段,所剩的人已不多,有些人可能同時已經收到多家銀行的邀約。「之前都是他們評估你,現在他們也需要吸引你,So it’s double sided now!」
公司參訪:高階主管講座+Networking 時間,主要會聊 Deal 還有公司文化等,CBS 的 Investment Banking Club 也會事先幫忙準備提問的內容。
社交活動:聊生活話題,如旅行、運動、興趣、家庭等話題。
「我會先想想自己有什麼強項可以聊,就盡量把話題導過去。」比如 Artemis 喜歡滑雪跟旅行,就是較多美國人能引發共鳴的話題。
考量篇幅長度,下一篇會接續分享面試準備方式及投行實習的實戰經驗!